在终身学习背景下,办好终身教育、丰富和完善家庭教育资源,发掘传统文人的艺术文化魅力和精神力量,助力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出《读懂苏轼——助力孩子乐观豁达、健康成长》栏目,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和谐亲子关系。
古代家庭教育的典范——苏轼的家庭教育启示
苏洵、程夫人及其子苏轼、苏辙,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以其卓越的教育理念,为今天家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启示和借鉴。
三字经中提到“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不仅自己认真读书,而且带着孩子一起学习,最终父子三人荣获 “唐宋八大家”之列,影响深远。
程夫人,作为苏轼、苏辙的母亲,她的家庭教育智慧令人钦佩。她不仅自己通经史、识大义,知书达礼,更将这些知识与品德传承给了自己的子女。
第一,她注重品德教育。程夫人教导子女要做一个有道德、有素养的人。她强调德行的重要性,认为德行是人生立足之本。这种教育理念在苏轼、苏辙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不仅才华横溢,更以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后世的赞誉。
第二,她尊重孩子的理想和抱负。苏轼在年少时,母亲程氏教他读《范滂传》,苏轼被范滂母子的大义凛然所感动。借此机会,程夫人亦坚定地鼓励他立大志,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这种尊重孩子理想的教育方式,激发了苏轼的爱国情怀和报国志向。
第三,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程夫人深知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需要静下心来广泛涉猎与潜心研究。她通过让苏轼抄《史记》、《汉书》等方式,既锻炼了他的书法,又培养了他的文学素养和坚韧不拔的性格。这种注重日积月累的学习方式,使得苏轼、苏辙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第四,她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在苏家并不富裕的时期,程夫人毅然承担起家庭的重担,通过做丝绸生意来改善家境。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这种吃苦精神的培养,使得苏轼、苏辙在后来的生活中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此外,程夫人还非常注重以身作则。她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教育子女,使得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以身垂教的教育方式,使得苏轼、苏辙在成长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道德和学问的敬畏之心。
苏洵与程夫人的家庭教育启示我们: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石。家长应该注重品德教育、尊重孩子的理想和抱负、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加自信、独立、有责任感的下一代。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我们更需要像苏洵与程夫人那样,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去滋养他们的成长之路。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