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亲子共读》——一未雨绸缪
发布时间:2025-03-21   发布人: 上海市普陀业大非学历教育管理员

未雨绸缪

本则成语源于《诗经·豳(bīn)风》中一首名叫《鸱鸮》的诗(鸱鸮即猫头鹰,在民间传统观念中它是一种恶鸟)

诗中作者借一只母鸟失去小鸟后却仍努力筑巢,为了延续后代在悲痛中撑持着的哀怨情愫,描写自己的勤苦劳瘁。

诗中有一段写着:“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绸缪牖户。

今女下民,或敢侮子!”意思是说:趁着老天还没有下雨,赶快用桑杜的皮,把巢室的空隙紧紧地缠缚着,只要巢室坚固了,还有谁敢来把我欺侮?

根据《尚书·金篇》所记,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年幼,由周公辅政。

武王的弟弟管叔和蔡叔心存不轨,于是四处散布流言说:“周公将有不利于成王之举。

周公为了躲避流言,表示自己的清白,便外出东征两年,并捉到了造谣生事的人。

因此他才作了这首《鸱鸮》诗给成王,以母鸟自喻,并将管、蔡等叛乱之徒譬喻成鸱鸮,写出自己对成王的忠心和对国事的忧心与操劳。

学习了这个成语,我们要认识到问题发生前应主动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风险或损失,体现“防患于未然”的远见

通过这个成语的学习,家长要把未雨绸缪的意识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去,家长要不断学习,了解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陪伴需求,才能做到未雨绸缪,给予孩子恰当的关爱、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供稿:王子辰妈妈

指导:吕晓慧

来源:普陀家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