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学历教育部组织“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研讨学习
9月15日,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的“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研讨会旨在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的有关规定,结合各开放大学的实际需求与实践探索,探讨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的发展之策。我校非学历教育部组织开展集体学习,共同观看了此次线上研讨会。
会议伊始,国家开放大学社会教育部部长胡洋致辞,他称“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正在以转型发展的卓越成果,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这特殊时期,大家共聚云端,共同探讨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的创新发展之策,共谋开放大学的改革发展之路,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编辑、《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总编辑贾玉超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表示“进入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非学历教育发展。规范非学历教育管理,提高非学历教育质量,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内容。”
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上海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宏作题为《发展符合城市民众关切与时代之需的开放非学历教育》的演讲,他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城市发展理念为基,分享了上海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在政府委托专项、社会合作项目和自主开发项目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开放大学培训学院(常青学院、考试中心)院长(主任)严春汇报的主题是《“一体两翼”协同推进非学历培训创新发展》,介绍了浙江开大在社会培训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他总结到“有效的机制是非学历培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专业化能力建设是非学历培训的质量保障,成果输出产品化是非学历培训的典型特征,数字化融合是非学历培训品质服务的发展方向。”
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秘书长、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张震做了《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运营与思考》主题分享,基于网梯正在探索的大规模组织型学习场景下的在线培训平台“芝士阶梯”,谈了关于数字化转型路径的思考。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教务部副部长曾祥跃在《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运营模式与运行机制》汇报中,指出非学历教育运营模式是指以市场需求与业务发展为导向的非学历教育组织运行方式,介绍了具体的模式类型和运行基本流程,并对于开放大学的培训布局给出建议。
会后,非学历教育部联系部门实际和工作实践交流学习心得,为部门高质量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吕品一:浙江开放大学培训学院严春主任介绍了浙江开放大学的实践与探索,令我受益匪浅。针对如何有效为社会培训提质增量这一核心问题,严主任提出要“挖掘特色,打造有辨识度的培训项目”,在培训体系中融入浙江实践和典型案例,在讲好“浙江故事”的同时,把更多浙江特色“打包”装进项目。这一观点使我深受启发,我校可以充分利用好姜冬冬书记提及的“打造‘半马苏河’水岸经济带”这一设想,把普陀的重要标志地段、人文行走路线和非学历培训项目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进一步发挥区职业教育联盟的资源整合和服务指导作用,打造普陀品牌的培训项目,以项目引领、项目实施、项目输送、项目收益为纽带,实现联动优势,逐步发展与区政府和企业的三方合作。
张晓磊:我对于广东开放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曾祥跃所做的报告印象特别深刻。他讲到非学历继续教育基本特征中的第一大特征是办学行为的市场性,也就是基于教育公益性的市场化办学行为。针对这一点,我认为目前我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的市场化特征尚不明显,更多地服务于委办局委托的政府公益培训项目。部门今后还应该在拓展项目类型上多下功夫,一要积极做好需求排摸,适应市场需求;二要提升内部管理运作水平,培养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三要优化配置资源,培育一支与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相适配的卓越师资队伍。
张晔:通过这次线上研讨会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非学历教育在现代社会人才培养、职前职后能力提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成人高校非学历教育能够为更多的社会人群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满足人们对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需求,还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专业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人才,对推进现代化社会发展、建设知识型社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非学历教育的主要任务除了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不仅要满足学生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还要使其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与道德水准,使其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负责的完成本职工作,同时为社会健康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快更好地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
刘茜: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秘书长张震谈到在线教育进化的进程由“数字资源积累、业务流程构建、建立学习成长环境、个性化服务”四个阶段构成循环往复的闭环。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即为终身学习社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张秘书长进一步从资源数字化、场景数字化、组织能力数字化、个人服务数字化四个角度谈了非学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和方向。科技赋能教育变革,部门要依托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优势,利用新技术驱动非学历教育项目的更新迭代,提供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用户诉求的非学历教育服务。同时,借助学分银行等互联网技术工具,探索与学历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融通,为学习者搭建起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徐骏:上海开放大学王宏副校长在报告中指出,上海开放大学的非学历教育始终坚持“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办学宗旨。通过汇集优质资源、发挥系统合力、联合学分银行等措施,提供多层次、多形式、高质量的非学历教育。王宏认为,办好非学历教育,既要从“急、难、实、盼”四个方面回应民众关切,更要从“新、智、联、惠”四个维度响应时代之需。聚焦“服务民众民生、提升生活品质、助力社会治理”的核心目标,响应政府、回应民声、顺应市场,开展政府委托专项类、社会合作类和自主开发类培训项目。对标开大总校,我校非学历教育部相继开展了上海百万在岗人员学力提升行动计划培训项目、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项目、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培训项目和上海家长学校普陀分校家庭教育系列培训项目,积极地响应了属地政府的要求。今后,将依据《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在健全工作机制体制、打造品牌项目上久久为功,持续发力。